政策规划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公示
时间:2020-06-18 16:43浏览:

2019年5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要求共同编制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联合按程序报批。2020年6月17日,记者从示范区执委会获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示范区总规”)编制工作自2019年7月启动,截至目前已形成规划草案,于2020年6月18日起正式开展为期30天的社会公示。

将486平方公里的协调区纳入规划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空间规划工作组副组长(专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熊健介绍,示范区总规范围为“两区一县”约2413平方公里的行政辖区,并将紧邻示范区需要一并规划研究的虹桥主城片区除青浦区以外区域、嘉兴市嵌入示范区范围内的王江泾、油车港镇以及昆山市毗邻淀山湖的锦溪、周庄、淀山湖镇等三个区域作为规划协调区(约486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范围为金泽、朱家角、黎里、西塘、姚庄五个镇全域,约660平方公里。示范区总规作为国内首个省级行政主体共同编制的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对“两区一县”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指导约束作用,对长三角和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规划编制中牢牢把握和突出六方面主要特点:

一是体现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强调引领度。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率先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倒逼发展方式转型,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率先实现“一盘棋”发展,强化分工合作、努力把“长板做长”,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率先探索高质量和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在示范区系统集成、集中落实。

二是体现生态绿色新理念,强调集成度。结合示范区湖荡水网密布的本底特征,坚持生态筑底、理水为要,强化以水为核心的生态空间对城乡空间布局的约束和引导,着力扩大蓝绿空间,凸显湖荡纵横、河网交织、林田共生的自然山水格局。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集成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坚持以存量优化为主的发展模式,降低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推动形成绿色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

三是体现人居品质新示范,强调显示度。回应人民群众对良好人居环境的向往和需求,在设施共享、交通互联、文化传承、生态治理、特色空间营造等方面创新突破,确定一批带动性强、获得感明显的示范项目和功能样板,明确近期优先建设的重点地区和分类推进实施的项目库。通过集中示范和分类示范相结合,确保尽快体现示范区建设的集中度和显示度。

四是体现新江南文化新空间,强调多样性。示范区是江南水乡空间和人文特质的集中承载区,有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16片省级以上历史风貌保护区。规划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在总体延续江南水乡空间肌理的基础上,形成“河湖田镇村”融合共生的水乡单元,强化城乡整体风貌设计,加强对建筑形态和色彩引导。

五是体现跨界治理新机制,强调操作性。围绕生态、安全等底线型内容和交通、公共服务等协同性要素,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落地。聚焦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统一示范区环保排放标准,建设贯穿示范区全域的太浦河、京杭运河清水绿廊。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构建示范区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打通省界断头路。促进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共建共享。

六是体现“开门做规划”,强调协同性。依托示范区理事会、执委会平台,组建了由沪苏浙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苏州市、嘉兴市以及示范区两区一县“三级八方”共同参加的工作专班和由中规院牵头、沪苏浙四家地方规划院参加的技术核心团队,形成了广泛参与、省级统筹、充分协同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规划编制。同时,邀请规划、交通、生态等领域多名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团队,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和专家意见。

愿景:“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

在介绍示范区总规草案内容时,熊健透露,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目标定位方面:一是指导思想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率先探索跨行政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将示范区建设成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二是目标愿景上,规划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为示范区提出“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的总体发展愿景,具体表述为:未来的示范区,将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江南风和小镇味共鸣、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的地区。三是发展模式上,重点强调三方面转变。发展动力上,强调动能转换、协同共进。转变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土地增量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构建创新驱动、高效集约的新发展方式。空间组织上,强调多中心、网络化、融合式。不搞集中成片、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建设,突出“小集中、大分散”的建设用地布局原则,推动存量用地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内涵提升。治理方式上,强调共建共享、共担共赢。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和制度约束,建立标准理念统一、资源信息共享、管理执法一体、协商保障有力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规划策略方面:一是空间布局上,面向区域,深化战略空间联动,深化与上海市区、苏州、嘉兴的错位发展和相互配合。突出生态绿色特征,以示范区生态敏感性最高、生态本底最优质的淀山湖、元荡及周边湖荡为主体构建生态绿心,构建示范区“一心、两廊、三链、四区”的生态格局。在锚固生态格局的基础上,以虹桥商务区为发展动力核,以环淀山湖区域为创新绿核,形成“两核、四带、五片”的城乡空间布局。二是生态环境上,推进水岸联动综合整治,统一示范区水环境管控标准,提升林田空间生态服务功能。三是产业发展上,构建“研-学-产”协同共进的空间布局,形成接轨国际标准与技术前沿的“正面清单”和倒逼传统产能退出与升级的“负面清单”。四是综合交通上,打造绿色、高效、多样的交通体系,统筹构建高效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打造扁平化等级道路交通网络,营建风景道、蓝道、绿道等特色交通系统。五是城乡风貌上,形成与水乡古镇风貌相协调的“小尺度、低高度、中密度”空间感觉,塑造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的生活场景。六是公共服务上,统筹布局建设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均等化、便利化原则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七是市政基础设施上,共同推进协调一体绿色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构建城市智能平台运行支撑系统和韧性安全的综合防灾系统。

规划实施方面:一是加强全域国土空间管控。全面落实国家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新要求,依据空间布局方案,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文化保护控制线四条控制线,建立覆盖全域的“四线”管控体系。二是实现全过程规划土地一体化管理。聚焦规划制定、计划安排、项目管理、监督执法四个环节,建立全流程一体化政策机制。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信息平台。统筹用地计划,建立跨行政区域用地指标统筹管理机制。加强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服务,统一审批、统筹推进跨区域项目。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及时维护制度,推进联合监督执法。三是推动示范项目建设。聚焦一体化和生态绿色,按照集中示范和分类示范两大类谋划近期示范项目。重点抓好“1+3”集中示范。共建一处水乡客厅。由三地在两省一市交界处,合力打造“江南庭院、水乡客厅”,集中实践和示范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区域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先行启动区内三地发挥各自优势,谋划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科创新城、祥符荡创新中心等三处近期示范片区。同时,从人民有获得感、项目有显示度的角度,共建生态环保、产业功能、人居品质、基础设施四类“项目库”,形成分类示范。

示范区总规由两省一市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将报国务院批准。本次公示由两省一市自然资源部门受两省一市政府委托承担具体工作。规划公示时间为6月18日至7月17日,为期30天。江浙沪两省一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网站上将发布示范区总规草案公示稿,同时在执委会所在地以及“两区一县”确定的规划展示馆等公共场馆开展现场公示。市民可以通过电子邮箱、热线电话、邮寄、公示现场留言等途径反馈意见。
 

 

  • 上一篇:电子房产证与纸质版法律效力相同
  • 下一篇:下半年刚拉开序幕 多城重现收紧楼市调控
  • 头条推荐
    Copyright © 2015-现在. 房汇通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6136号

    电话咨询

    致电了解更多信息

    预约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