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慧社区。
在智慧社区领域,有个有趣的现象:
某些深耕智慧社区的房企,将成熟的智慧社区体系应用于自己的楼盘,但并没有对外开放能力;某些房企虽然对外开放能力,但是主要是软件的行业化输出,并没有形成智慧社区体系。
结论就是:在房地产前端建造领域、中端营销领域都有数字化标配,而在后端大服务领域,房地产黑科技、智能化却还处于传统阶段,对标物业这个万亿级的赛道,后端服务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如今,这种寡头独享智慧社区的格局,可能要被打破:两家巨头企业将联合提供一整套体系化的解决方案!中国社区数字化的巨大变革,已经在起飞前夜!
-01-
强强联手,助力智慧社区普及
目前诸多头部房企甚至互联网企业都在推进和落地智慧社区,呈现出3种状态:
第一种有能力做智慧社区,但目前只是对内,没有给出行业化的解决方案;
第二种则是做了行业化的输出,但主要是软件的行业化输出。
第三种做的更多是片面的技术支持,并不能覆盖智慧社区的基本面。
如何打破这样的行业生态和格局?
华为和中海旗下的兴海物联给出了答案。
华为在数字化转型领域是公认的独占鳌头,兴海物联是地产行业内头部的科技公司,两者优势互补,面向行业联合推出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①不求大而全,不求符合每个地产商各自的特质,聚焦解决每个社区基础运行服务的核心痛点;
②具备快速交付和规模化复制能力;
③不同于纯软件输出,提供端到端的全链解决方案,包括软件、硬件、集成、运维等一系列服务。
换句话说,这样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兼容性极高,几乎能够复制到所有小区。
他们使原本技术门槛很高的数字化能普及到更多的社区,新的时代已经悄然而至。
-02-
智慧社区典型改造案例20年的老小区实现科技焕新
华为和兴海物联的智慧社区联合解决方案,已经落到了实处。从业主角度来说,普通小区的物业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痛点:
①门禁出入繁琐和安全漏洞:陌生人可随意进出,即便高档小区,在人工登记后就放行,造成安全隐患;此外,业主忘记带门卡、业主亲友来访等,也往往需要通过安保人员登记后才放行,繁琐麻烦。
② 停车场通行不便,遇到突发情况物业反应慢:开车进出小区,上下班高峰期门口排队竟能提前遭遇堵车。甚至停车场发生突发状况,比如业主乱停车,车辆无法停车或通行的情况,还要跑到物业管理处请求处理。
③家人的安全情况无法掌握:白天忙于工作或是出差无法照看孩子,总担心熊孩子在家里(或社区里)乱跑出什么纰漏,而且无法第一时间知道孩子的安全问题。
④ 小区设备出现问题,物业反应慢:小区的电梯设备、电力设备等出现问题,物业无法监控到,需要业主自行联系物业,物业人工检查后进行维修,反应速度慢。
⑤ 业主物业间的沟通效率低下:业主请求物业帮助,一般需要打物业电话或者到物业管理处反映。
而从物业角度看,上述这些痛点累积起来后,对物业形成了巨大工作量。物业服务人员忙碌于繁琐细节,奔跑于不同场景,重复沟通,工作效率低。
位于深圳福田区的中海华庭,是20多年的老小区。华为和兴海物联用“吾瞰”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对它进行了改造,解决了业主和物业的痛点。
中海华庭
① 看人行:自带“有色眼镜”的智能守卫者
在日常阶段,通过“五色名单”对进出园区人员进行分类:
业主为白色名单,自动识别,无需带门禁卡,秒过;业主亲友来访则是黄名单,通过业主发送二维码-门岗扫码形式进入小区;
重要业主、贵宾访客、生病业主为红色名单,平台弹窗提醒关注,工作人员将亲自为其提供服务;
陌生人被识别为灰名单,需人工登记,确认身份后进入小区;而一旦曾有偷窃、冲突等可疑人员接近小区,立刻被识别为黑名单,禁止进入,从源头上确保社区安全,把复杂的传统门禁工作用技术替代。
② 看车行:“隐形”的停车场管理员
本小区业主的车进入停车库,可自动识别业主车牌号,进行放行;
而外来车辆实行移动支付,杜绝收费漏洞。
中海华庭车场的无人值守并不是机械地将管理人员完全撤岗,而是通过云端对小区进行统一的监管。一旦现场出现拥堵和滞留,AI会自动提醒云调度人员,对现场的车辆通过云对讲设备进行远程通讯,进行远程放行;必要时安排人员即刻现场处理。
对业主来说,这种方式实现了快速通过。对物业服务来说,则降低了识别、沟通成本,把那些繁琐的登记、数据处理工作交给系统,将精力集中于突发事件处理上。真正做到了确保满意度的情况下,用更少的人来管理更多的建筑空间。
③ 看视频:用AI解放人眼
小区用AI云瞳系统替代人看视频,智能识别异常人群和陌生人聚集。突发事件通过视频记录、随时传送警告及时协调人员处理。一方面解放了视频监控人员的全天候人工看监控的枯燥工作,另一方面减少了巡逻岗现场巡逻的工作压力。
云瞳系统还对物业工作人员起到监督作用,长时间不在岗位或者脱岗,AI都能监测到,并进行提醒。
对于小区的家长们来说,他们将拥有“第三眼”:公区的儿童监控开放到每一个家庭。每一户业主都可以基于兴海物联的小七当家APP看到公区孩子们的实时画面,对于孩子的行踪有一定掌握。
④ 看设备:24小时自动监控设备异常
小区的设备“上云”,相当于拥有了一双随时在线的“千里眼”,实现社区机电设备、电梯设备、消防设备24小时远程监控,自动抄表,出现异常即报警至物业服务中心,维修人员手机APP同步接单处理,减少了以往人工监测和维护设备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对于小区业主来说,感知较深的则是网络的稳定性,传统小区业主常常感受到网速时快时慢,甚至出现断网的情况,对于网络运行的稳定性,系统也能监测到并进行报警,立马派相关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机房的远程监控系统的成本是经过精准测算的,它的部署费用相当于一年一位维保工程师的人工成本,一次部署,即刻见效,一年即可回本。
⑤ 看对讲:万物互联的“对讲机”
云对讲系统支持身份识别、刷卡开门、app远程、多屏互动等。
比如在远程开门方面,业主可以实现刷脸开门;有访客来了,业主可以通过app进行远程开门;
业主遇到设备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app和物业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远程沟通。
通过云对讲系统,物业增加了与业主之间的粘性,使得物业的服务无处不在,业主对物业的满意度也大大增强。
不同于其他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强硬绑定,云对讲做到了行业内首个实现软硬分离:这意味着硬件可随时替换,功能软件可随时升级,避免传统模式不能升级的弊端,对讲产品不受单一供应商的制约,兼容多品牌主机,维修不再受制于供应商。并采用水平综合布线方式,减少设备故障率。
从上述“五看”可见中海华庭的“黑科技”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围绕用户的核心刚需,围绕用户场景,提供极致体验,帮助用户解决生活各方面的问题。
华为和兴海智慧社区联合解决方案的底层逻辑,在于打通各产品体系和数据间的壁垒,将人、机、物、事深度融合,使智慧社区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03-
物业管控的巨变
华为和兴海物联对于社区的智慧化改造,精髓就是“3-3-3运行管理模式”,即原来一个项目100%的物业服务都在项目现场做,现将其变为三类 :
一类是重复机械的工作,用先进技术替代;
一类是业主看不见的,后台操作水平要求高的工作放到城市中心,做人力资源的整合,让管理层参与日常工作;
一类是不可替代的有温度的现场服务工作,用技术辅助服务,从严防死守到微笑服务,让工作本身更有价值。
3-3-3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项目级的集约化管控,把原来分散建设的客服中心、调度中心、监控中心在物理空间统一,打造三“心”合一的项目指挥调度中心。
中海华庭指挥调度服务中心:三“心”合一
一个是集团级的集约化管控,创新地以“城市中心+项目中心”的方式对同一地区/城市内的不同项目进行统一管控。
3-3-3模式把简单枯燥的工作用技术替代,使得物业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同时还能集约资源,极大改变了原来的物业管控模式。
-04-
开启了另一个时代
地产数字化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华为和兴海物联显然是重要的推手,那么华为和兴海物联给地产行业带来的数字化转型背后意味着什么?
中海华庭在实行了数字化后,有这样一组数据:
物业管理费上涨约20%,降低运行人工成本约15%,降低设备消耗20%。
数字化给社区带来的价值从上述数据中可见一斑:
第一,智慧化提升项目溢价。
当大多数物业服务在想如何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时,华为和兴海物联将中海华庭升维至智慧社区,以数字化技术同时赋能硬件和软件,实现了项目的溢价。
深圳市兴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树果认为:
建筑空间的服务可分为3类:
第一种是业主不可感知的必不可少的服务,即运维服务,如房屋、机电的维修等,能让建筑保值;
第二种就是能和业主产生粘性但不产生溢价的服务,包括安管、工程、客服等,即运行服务;
第三种则是基于前两种提供的多种收入额外增收的服务,称为运营服务。
智慧社区解决运行和运维的问题,只有运维和运行服务做好了,才有可能实现运营服务,实现额外的溢价。
第二,实现了节流:人工成本下降,成本结构改变。
数字化在减少冗员的同时,成为开发商节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切入口。
第三,降低了设备消耗。
因为数字化的集成效应,以往需要不同的设备来完成不同的社区管控和服务,如今只要一台设备,就能对应多个终端,设备消耗成本大大下降。
可以说,华为和兴海物联带来的不仅是科技的力量,更是在行业上的巨大转变和启示。
伴随着智慧社区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慧社区全面开花的时代即将到来